——在德州职业教育集团第十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上的
工作报告
(2021年11月10日)
德州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同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朋友们:
正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德州职教集团2021年工作,展望2022年发展前景。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德州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向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德州职教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理事和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11年的发展,德州职业教育集团已经成为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综合类职教集团。通过持之不懈地加强校政、校行、校际、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以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为主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整体提高了职业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竞争力。2021年5月,我们德州职教集团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集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现在,我受理事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1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党上下以深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举国欢庆我们党的百年华诞,“十四五”发展劈波斩浪顺利开局起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不负众望高规格召开、高质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履铿锵。一年来,我们德州职教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努力展现新作为新担当,较好地完成了上次年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加快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推进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文化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加完善。集团现有企业成员单位429家、学校成员单位39家、行业协会13个,集团内部之间逐步实现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深度融合,“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今年新增集团成员单位20家,退出5家,集团成员结构更加合理。新聘客座教授6名,集团客座教授达到134人。制定了《德州职业教育集团文化建设条例》,实现校企文化共融,促进集团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实景复制等方式,校企共建企业文化展示园区,开辟行业名企榜、企业名人墙、优秀校友墙、优秀作品墙等,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环境中,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企业文化感染和熏陶,用行业、企业文化培育职业人才。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组织招工招生和教学实施,选拔优秀带徒师傅建立企业导师库,切实发挥双主体育人作用。
(二)坚持赛育互动共赢,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本年度,集团共招收不同层次新生 3.6万余人,招生人数再创新高。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3万余人,就业率 95%以上。其中,集团内就业 5429人,就业率56 %。连续6年举办京津冀鲁大型招聘会。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与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赛项,并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大赛执委会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本次大赛筹备工作谋划精细、组织严密、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历史上首次实现‘零投诉’,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技能大赛盛宴”。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连续第六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维修技术”赛项并获第一名。集团学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6项。
(三)专业产业共舞共生,产教融合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协同发展示范区、省会经济圈和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要求,根据德州的产业结构,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成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涉及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土建、财经等13个大类。积极对接科研院所、工业园区、链主企业,签订结对协议,取得良好的效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与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战略协议,合作共建“德州市物流数据中心”。建筑专业与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共同组建山东省建设监理BIM技术应用研究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与中北大学研究生院对接,就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和成立科研团队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化工专业对接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签订园区对接协议,对园区内各企业员工开展新近员工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四)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双元育人成果丰硕。截至目前,集团共建成互联网学院、航空乘务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家政管理学院、电梯工程学院、中兴光通信学院、云计算学院、工业机器人学院8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续签大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协议,新优曼宁(山东)教育集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州分院、中国农行德州分行、东海集团等先后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商谈合作事宜。宁津县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打造优秀人才校地双向流动升级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1142人,编写教材 212部,师资互兼互聘 32人,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28 个,创新创业基地 2个。
(五)着力加强体系建设,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下设11个应用技术研究中心,36个技术服务团队。聘请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院长担任学校应用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应用技术研究院增设8名副院长,成立专家委员会,设置委员20名,负责技术方案论证技术指导及政府、企业、学校及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应用技术研究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围绕服务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和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立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77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研奖励76项,获得国家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完成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规划结题及评奖工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六)校地合作扎实推进,社会服务能力成效凸显。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服务团队积极服务德州市中小微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顺征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协议40项,实现技术服务收入111多万元。成功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共与6家企业的304名职工签订协议,完成技工教育学籍注册工作。连续开办了两期五个班次的创业师资培训,123名教师获得SYB创业讲师师资证书。社会培训硕果累累,开展培训项目13 个,建设社区学院 1 个,培训2.5万人次,实现培训收入644.4万元。与德州市老年大学共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建立德州老年大学教学培训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构建起与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相匹配的老年工作体系。
各位理事、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德州职教集团的发展与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新任务、与德州市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新举措等,尚有不少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集团运行的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创新,集团内优质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尚未构建;少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校企合作仍不够密切、融合度还不够深入;集团成员单位之间信息互通的有效渠道还不通畅,集团有关组织作用发挥还不明显;集团的品牌效应、社会辐射力还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共商解决办法和脱困之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二、2022年工作展望
各位理事、同志们,2021年4月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和职教集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职教20条”后,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好大会和文件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省、市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若干文件精神,以深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动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系统培养这条主线,围绕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建设,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统筹推进多主体办学协调发展,不断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着力增强集团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树立德州职教集团的品牌形象,力争高质量建成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为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1.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定集团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党的若干历史问题作出决议,并擘画下一个百年奋斗蓝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筑牢思想之基,保持政治定力,以全面加强集团各成员单位党的建设为根本,精心谋划集团未来发展,确保集团发展的正确方向。
2.推动集团运行体制改革。探索实行轮值会长制度,每年推出一任轮值会长,调动集团成员参与集团事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团成员的集体智慧和资源优势,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服务能力,“校、企、政、行”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
3.推动集团管理体制改革。合理控制集团规模,不断优化集团成员单位构成,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坚持集团理事会制度,通过不定期举办集团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论坛、专家讲座、国际交流等活动,提高集团凝聚力、影响力。以集团现有九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通过混合所有制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让企业由配角变主角,全程介入到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和决策中,助推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变革。
4.推动集团项目化管理。增强集团成员横向联合,充分发挥集团平台作用,推动集团“既团又融”,更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办公和实习场地,引入企业基于市场需求的培训体系和教学资源;校企双方选派得力人员组成教学、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把企业资源支持和学校专业设置对接,推动企业资源和学校工作双向“融入”。根据市场变化和新旧动能转换需求,由企业提出最新岗位需求和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练就真本领。
5.推动集团服务能力提升。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在与德州市11个县市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深度合作,切实满足其经济社会新旧动能转换发展需求;在加入德州市12大产业联盟和13个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发挥积极作用,利用“政府推动、行业指导,企业、学校为主体,社会各方多元参与”的产业联盟平台,集聚发展要素,贯通生产链、教学链、研发链,实现与产业抱团发展,校企共赢,真正把把集团打造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朋友们,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充满期待,为我们办好职业教育提供了重大机遇。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集团成员单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找准职教集团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契合点、着力点,在融入新格局中打造特色亮点,扩大德州职教高地建设成果,为新型工业化强市、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