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程的教学框架基于黄金圈法则设计。“黄金圈法则”是一种思维模式,由美国营销大师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发现并提出。他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成三个圈,最外面的是what层,也就是做什么,它代表了事情的表象;中间的一层是how层,也就是怎么做,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最里面的一层是why层,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西蒙·斯涅克通过研究发现,卓越者思考问题都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按照why-how-what的方式进行思考,与普通大众化的思考方式正好相反。思考和解决问题从“为什么”开始至关重要,由内而外探究事物的本质,能够明确目标,激发内驱力,从而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基于黄金圈法则的思维逻辑,“建立求职网络”主题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为何需要人脉求职”;第二,“如何建立求职网络”;第三,“拓展有效人脉资源”,并由此设计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将“社会资本” “弱关系的力量” “六度空间”等理论的基本观点作为课程的设计支撑,一方面期望以客观的理论研究成果向学生传递建立人际网络之于其高质高效求职和职业生涯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围绕理论的核心要义拓展设计对应的训练活动。
“社会资本”概念由皮埃尔·布迪厄于20世纪80年代系统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不少研究者将其作为研究大学生求职问题的重要理论视角。有学者揭示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指出在我国社会学历层次提高的同时,社会资本运作的空间也在扩大。 [4]
美国学者马克·格拉诺维特根据双方互动频率、情感程度、密切程度以及互惠交换四个维度,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强弱两种。 [5]他认为在非完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上,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给个体求职提供有重要意义的求职信息和帮助的社会关系,并不是那些亲密或熟悉的人(强关系),而是那些关系较疏远的人(弱关系),弱关系比强关系更“强”。 [6]
六度空间理论又可称作“小世界理论”或者“六度分隔”理论,可以通俗地描述为:一个人和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数不会超过六个,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
结合访谈了解的现状,在把握“社会资本”“弱关系的力量” “六度空间”等理论书籍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课程设计期望在教学活动中以达到增加知识、拓展能力、改善认知为目标,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建立求职网络的综合素能。
知识目标包括:第一,认识人脉资源在求职中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理解社会资本理论、六度空间理论和弱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三,明晰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促进就业的双重机制。
能力目标包括:第一,掌握梳理建立人脉网络的有效方法;第二,提升应用维护求职人脉网络的基本技能;第三,学会通过互助合作有效扩展自己的人际网络。
情感态度目标包括:第一,增强建立和利用人脉网络求职的主动意识;第二,培养积极互助与合作共赢的良好心态;第三,提升借助人脉网络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信心。
设计过程中秉承“一理论对应一实践”,即将理论学习配合对应活动训练的方式作为设计重点。一方面,着力设计能将理论落地和拓展延伸的活动训练方案,在整体课时规划中,活动训练环节的用时占整体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另一方面,多方搜集各活动环节需要运用的典型案例、影视作品、教辅资料,并根据课程需要进行内化打磨;再者,注重激发目标学生群体参与课程各环节的能动性,包括以网络社交平台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等热门话题的讨论和精彩影视片段为导入,以及通过小组共创的方法促进同学之间分享观点、开阔思路、强化体验。教学时长为3小时的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参见表1。
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目标群体学生的特点分析,课程从认识人脉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导入课程主题,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为何需要人脉求职:着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何建立求职网络:着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拓展有效人脉资源:着重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环节1:议题导入。以学生网络社交平台提取的视频资料展示关于“人脉有用还是无用”的话题,课堂问答引发观点碰撞和提升学生的探索兴趣并导入主题。进一步用中西方名言谚语和实证数据来展示建立人际网络对于高质高效求职的重要意义。
环节2:影视展播。剪辑国产电视剧《都挺好》、国外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积极主动争取人脉求职的片段,通过分组讨论观影后得到的启发,形成观点后由小组派代表分享展示,教师总结点评。
环节3:理论讲授。介绍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现状,重点讲授国内针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大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
环节4:案例分析。选取大学生真实求职案例,小组讨论填写《学长求职人脉清单》,分析学长求职运用的人脉种类及其发挥的作用、学长与各类人脉的联系紧密程度、收获启发等。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环节1:方法介绍。讲解弱关系理论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分析强弱关系在求职信息搜集阶段、求职行动阶段影响强度的时空差异,以及如何运用弱关系获得更强的力量。介绍如何用好社交圈积攒人脉以及盘活人际网络的若干实用方法,为下一阶段的活动训练提供理论支撑和知识背景。
环节2:活动训练。组织学生从分级分类管理微信好友入手,利用现有资源初步梳理出自己的求职人际网络,思考针对求职可以优先着手联络以及维护的人脉资源。学生根据当前的职业目标制订出尽可能多的求职功能性标签来匹配现有的人脉资源,并利用微信的备注标签功能为现有人脉做好标记。从该环节挑选出最重要的3个求职人脉并现场联系,寻求对方帮个小忙。小组内分享行动结果,研讨展示后续行动方案,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环节1:理论讲授。阐述六度空间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网络社交工具背后的设计逻辑,为学生拓展期望的人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导。尤其阐释清楚建立人际网络需要避免的误区,帮助学生树立客观科学的人脉观,避免忽略人力资本的积累,在求职上过分依赖人际网络。
环节2:拓展训练。结合前述理论,学生在小组内研讨制定链接职场榜样的行动方案,包括榜样选择、寻找路径、链接理由、预期困难等方面,各组方案整合后展示分享。在上述活动中得到重要人脉的“链接可行性”的鼓舞后,引导学生着眼于校内外的活动,特别是就业指导和实习实践的机会,通过填写《拓展求职人脉行动计划表》,进一步思考可以继续拓宽、拓深的人际网络。
环节3:总结复盘。强调建立求职网络的意义与价值,回顾“社会资本”、“弱关系的力量”、“六度空间”理论的核心观点,盘点“体验式”训练活动的收获,梳理后续人际网络拓展的方向;强调求职网络的建立完善需要毕业生、高校和政府三方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提振学生建立求职网络的勇气与信心。
课程研发过程中,作者分别针对不同层次高校的目标学生群体进行了3次试讲,并于课后收集了调研问卷,学生普遍反馈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意识到了建立求职网络的重要性,而且意识到了人脉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操中尝试体验了盘活人脉资源的方法;在小组研讨中增强了拓展人脉资源的意识,明确了后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课程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复盘总结,优化完善。
区别于传统课堂,该课程的活动训练占全部课时的绝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的价值在于引导而不是主导,与学生的关系是互动而不是说教。观察、捕捉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并即时给予回应、总结和升华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深化和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体会与感悟。
在学情调研中,部分低收入家庭学生受限于家庭经济因素,往往止步于“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更高质量的就业。课题组在给学生讲解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在求职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时,部分学生的神态是略显失落的。因此,课程中要向学生强调积累后致型社会资本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建立人际网络的勇气和行动力。
课程的研发与实践均建立在人力资本是求职第一要件的前提之上。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向学生清晰传递这一观点和前提,鼓励学生持续积累人力资本。同时,明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求职中各自所能够发挥的作用,避免学生走进过度依赖社会人际网络的误区。
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项目将跨越“十四五”期间,覆盖就业困难大学生。后期课程设计优化须注意调研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结合全国各个培训基地教学实践的更多反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打磨迭代。
课程设计选用的三个支撑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是较为丰富的,当然也需要及时跟踪最新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实证研究的数据,尽可能将其运用到教学内容中。同时,要把握授课对象的发展特点,设计贴合学生的话题和角度,挖掘积累更多典型案例和视频素材,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的课程设计中有较多以互动体验为主的课堂活动,诸如小组研讨、成果展示、师生互动等形式,这是线下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因新冠疫情仍存在局部爆发的风险,若将线下课程照搬到线上,可能难以保证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未雨绸缪,提前选择好合适的教学平台和技术手段,以保障直播教学中学生也能拥有较好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1]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2(6):9-14.
[2]马莉萍,丁小浩.高校毕业生求职中人力资本与社会关系作用感知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84-92.
[3]钟云华.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3):116-124.
[4]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2(6):9-14.
[5]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Ties[J].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
[6]钟云华,应若平.强弱社会关系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31-36.